日前,上海青年汇智团第六期汇智营开营,来自各行各业,年龄跨度从9—35周岁的青少年即将开启为期三个月的“汇智”之旅。
上海青年汇智团是由上海团市委、市青少年服务保护办在全国首创的青年有序政治参与类项目,旨在发现和凝聚一批关心城市发展、乐于议事的青年民间“智库”。目前,市、区成员数共900余人。自2015年项目启动至今,市级层面共组建47个调研小组,开展169场汇智活动,完成47篇约19万余字调研报告。
今年8月,上海青年汇智团第六期汇智营正式启动招募,有近150名青年报名。经材料审核、见面会等评审方式,最终产生96位第六期汇智学员。本期汇智营将引导学员们为家门口和单位旁的“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出谋划策。学员们还将通过听课、调研等形式,与各界大咖、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共商共议上海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
“这期主题是‘创新实验室’,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探索方向。我很期待更多的‘创新共学’‘创新实践’的空间和平台可以在身边生根开花,十分期待接下来的营期互动。”学员王伟说,看到活动招募帖后,自己第一时间就跟孩子分享了。王伟的女儿王琰若是上海科技大学附属学校五年级的学生,平时校内就有很多关于科技创新的实践活动,女儿非常期待去更多的科创实验室调研学习,也想从小学生的角度为创新实验室贡献一份力量。
父女一起参加这一期汇智团,让王伟有些激动,“和女儿做‘同学’,很难得也很有意思。我们可以共同学习、一起进步,为我们的城市出谋划策。我闺女现在很有主人翁精神,让孩子通过汇智团活动思考城市发展未来,既是锻炼,也能为项目注入更多活力和想象力。”
唐珮影是一名学校大队辅导员,也是汇智团五期的成员。这次她不仅自己再次报名,还推荐了四位学生一起来参加。在她看来,“汇智营的活动需要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前期要头脑风暴,中期要走访调研、学习文献,后期还要集思广益、汇智成文,每一个环节都很锻炼团队协作和实践能力,我觉得同学们可以从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本期的汇智营的主题是“创新实验室”,唐珮影认为,受硬件条件所限,小学相对不容易接触到前沿实验设备,而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打通校内、校外、社会的优质教育资源,让孩子们从课堂中走出来,近距离接触创新。“希望同学们可以在实践中亲眼见证一个新点子、新项目从萌芽到落地的过程,也能感受到自己正在‘被听见’‘被吸纳’,从而理解什么叫作‘社会责任’。”
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潘文锋来说,参加汇智团的最大的收获,就是切实感受到了城市发展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是第五期汇智营学员,最早看到招募推送时,我很好奇,作为个体,我们真的可以为城市发展献计献策吗?”潘文锋说,在为期一年的活动中,自己结交了一群关心青年事务、乐于议事的朋友们,大家年龄不一,既有职场青年,也有未成年人,都热心城市建设和青年发展,一起发现问题、调研走访并建言献策。
第二年,他又报名参与了“活力创城”专题汇智营,和组员们一起为曹杨街道文化创新实验室制作了海报和地图两种创意宣传产品,并在社区内的公共空间展示,吸引不少社区居民,为让曹杨社区能够青年标识更强、青年味道更浓献了一份力。在潘文锋看来,青年发展、城市建设与每一位青年息息相关,在理性审慎的沟通交流、协商实践中,青年可以凝聚共识,画出最大“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