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以“江山·人民”为主题的新时代中国画学术邀请展在海派艺术馆正式亮相。30位当代中国画名家携百件精湛之作参与本次大展,将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真挚情感呈现给观众。
展览分“江山如画,岁月如歌”、“山河入梦,人间有情”、“丘壑再胜,笔墨重光”三个版块。艺术家们用自己独特而个性的艺术语言,突破传统创作图式与笔墨架构,在绘画中融入自己对世间万物的深刻思考,描绘出祖国风土人情的万千风姿和正大气象。
展览开幕当日,一场围绕“为时代立传,为人民讴歌”主题而展开的新时代的中国画发展学术座谈会在海派艺术馆二楼多功能厅举行。与会学者总结梳理了新时代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并从内容与形式两个维度对当代中国画发展的现状进行学术分析和判断。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画家需要坚定文化自信,保持创新,探索新题材,创造新语言,展现时代精神,探索未来路径,这也是本次展览的意义所在。
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研究馆员、博士生导师裔萼老师介绍了本次展览的主旨。她特别强调,展览邀请了最具有创新精神和活力,最能够反映民族精神,关注时代的中国画家。这些画家中,虽然年纪最大的已至耄耋之年,但他们的画作却不拘一格,不落窠臼。希望他们的创新精神、创作热情能够激励新一代的艺术家。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一级美术师张培成先生提到了在中国画创新中的种种难题,他认为宣纸是一种很特别的材料,不能在上面反复涂抹,下笔即成,对创作者来说在创作中国画前需要反复的揣摩和构思,能够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导,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文史馆馆员萧海春先生表示,古人看山和现代人看山完全不一样,人和山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改变。要画出当代山水气象,在观照山水自然时,要先使自身内心空澄纯净,到自然造化中去,反复地看,反复地画。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进口博览会艺委会主任、上海久事美术馆艺委会主任陈琪先生认为,“江山、人民”是艺术家创作永恒的主题,值得画者认真去研究。本次展览体现了时代和文化的脉络,也凸显了这个时代的艺术个性。通过展览,可以鼓励更多的艺术家去思考如何“为时代立传,为人民讴歌”。
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翟勇先生表示,新时代呼唤新的艺术高峰。多年来,中国画作为中国艺术形式的塑造和代表的主力军,始终坚持以推动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发展为己,任立足于所本性把握时代脉络,回应时代需求。这个时代课题,非常值得艺术工作者们学习和反思。
文艺评论家、上海中国书法院副院长王琪森先生认为本次展览体现了新时代的特色,展览第一个单元“江山如画,岁月如歌”反映了一种史诗性,第二个单元体现的是一种叙事性,第三个单元则体现了一种现场感。
文艺评论家、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先生提到,很多艺术家会质疑中国画在艺术的层面是否已经走到了尽头,但通过这次画展,大家可以看到中国画还有无穷的发展创新的可能性。
著名学者、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先生提出中国画在走向融合,从内容到形式到精神都在拓展。在创作中,需注意中国画的语言和时代性要统一。
据悉,“江山·人民”新时代中国画学术邀请展,是上海海派艺术馆自主策划的大型中国画作品群展。展览持续至10月8日。未来,海派艺术馆将以“江山·人民”为主题,推出更多系列展。(闵行区供图)
江山·人民——新时代中国画学术邀请展
展览日期:2023.9.8— 2023.10.8
展览时间:9:30—16:30(16:00停止入场,逢周一闭馆,无需预约)
展览地点:上海海派艺术馆一楼1号、3号展厅
展览地址:闵行区新镇路1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