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临近,沪上演艺活动也是好戏连台,最近,一场以“举国同庆,月满中秋”为主题的公益汇演在“复兴·雅”拉开帷幕。
“复兴·雅”原为始建于1920年的石库门建筑,位于复兴中路济南路路口,遵循修旧如故理念,致力于打造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次文艺汇演邀请了上海青艺滑稽剧团、上海音乐学院、苏州青年昆剧艺术团、加拿大籍爱国华侨等共同参与,通过传统戏曲与现代歌曲融合、中国乐器与西方钢琴交汇的形式,呈现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复兴·雅”主理人叶戈表示。
活动现场,琴声悠扬、曲韵缠绵,来到现场的观众纷纷被精彩的节目吸引,歌曲独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古筝独奏《花好月圆》、昆曲《牡丹亭》选段、评弹《声声慢》、双簧《婆阿妈娶媳妇》等节目各具特色、兼容并蓄,获得观众的点赞。“我看到网上可以报名参加,特地来看看,在老建筑里看戏感觉真是不错。”观众李女士特地带着母亲前来观演。
此次演出,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抒情男高音刘畅也来到现场,他师从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廖昌永教授,曾担任德国纽伦堡国家剧院2017—2019乐季独唱演员。歌曲独唱《桥》在他的演绎下有着委婉的讲述感,耐人寻味。
当现场另外一位青年歌唱家李澜韬带来独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观众们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引发了全场共鸣,也为中秋佳节送上了一份“文化大餐”。“听过听过,歌唱家唱得真是太好了,社区好几个老朋友都一起来看演出,品质还是很高的。”社区文化团队成员陈阿姨激动地说。
据介绍,经过近年来持续不断的文化引入和演艺培育,“复兴·雅”定位为演艺新空间,今后将与周边演艺大世界场馆联动,展演上海作家、上海故事的演艺作品,弘扬江南文化、海派文化、演艺文化,聚焦上海故事、非遗创新、演艺孵化。今年下半年,还将持续推出演艺公益文化沙龙活动,持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市民可以通过“复兴雅演艺空间”微信公众号预约观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