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联络站是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共同的“家”。在这个“家”里,群众有啥揪心事、烦心事可以找代表反映,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代表可以“零距离”接触人民群众,充分了解民意。和睦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就是这样一个群众反映诉求和沟通民声的新平台,成为代表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近年来,赵巷镇和睦村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打造了乡村版滨水商业街和睦水街。随着商户的入驻,村内人员由原先单一的村民转为多元的商户、游客、村民等。人员性质的变化也让及时有效地反映群众需求、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增加了难度。为此,和睦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建成并运行,实现了人大代表“零距离”服务群众的目标,在密切联系群众、畅通民意收集渠道、增强代表履职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和睦村人大代表联络站设站长、副站长,同时还配备联络员,负责具体工作及沟通协调。代表联系点则设立点长和联络员,每日开放,除收集社情民意外,还嵌入便民服务功能,强化点位使用实效。和睦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建成后,协调并解决了水街环境维护、村域人居环境整治、道路安全调整等各类问题,尽可能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事情都能找到人大代表。
“有难事找代表。”家住和睦村四组的村民张爷叔说,向联络站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音,村民都很信任。今年9月,他反映了村内林地有白蚁侵害,影响周边村民家中木质家具,联络站及时反馈给村委,一周内便解决隐患。“原先一到闷热潮湿的时候,白蚁就涌来侵蚀木质家具,现在从源头处理了,我们村民少了许多烦恼。”张爷叔介绍称。
据悉,在收集到社情民意后,由镇人大代表、联络员方静进行整理汇总,落实“现场解答”和“流转办理”制度,能够由联络站层级协调解决的问题,由代表进行现场回复或联络村委进行回复并办理,代表进行监督;需要由上一个层级协调解决的,则以镇代表之家为枢纽,由联络站整理后进行上报、协调并回复,代表跟踪监督。
在制度保障下,代表的履职越来越实,不论事件大小,和睦村各类群体的各项事件均得到切实反馈。“和睦水街是由原先的农居流转并出租给我们的,这是乡村振兴的创新举措,所以在物业协调、环境维护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延缓和滞后,我们通过代表联络站反映情况,也及时收到了回复和反馈,帮助我们维护环境、协调工作。”水街商户代表王先生表示,一些当下能解决的小事通过代表联络站的反映,比如垃圾清运、花草养护等,不出两天便能得到解决,一些需要多部门联动的大事,片区代表们也会在收集后及时反馈,并根据情况动态监督落实。
此外,和睦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点还推行“定点式”接待群众和“常态化”联系群众的工作制度。一方面,每月定期开展选民接待活动,由站点覆盖的片区人大代表轮流接待群众反映问题。另一方面,和睦村以代表联络站平台载体,常态化组织人大代表与群众开展民俗文化活动,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联系群众,帮助人大代表更好地深入群众,收集民意。近两年来,和睦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共收集到包括河道环境、治安防控、文明创建、文娱设施配备、道路白改黑等多项问题在内的选民意见建议23条,整改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