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1日,是第30个世界阿尔兹海默病宣传日。
阿尔兹海默病是一种逐渐进展的神经系统疾病,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病症包括记忆力逐渐丧失、精神状态异常等。该病症不仅对患者本人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同时也给患者的家人和照顾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长征镇作为上海市第二批试点街镇,于2021年1月正式启动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项目已经三年了。截至2023年9月,已累计开展723场次(课时),参与23420人次,完成认知评估筛查6078份。
截止2023年6月底,长征镇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34965人,占总人口数33.90%。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4095人,占总人口数3.97%。拥有29个居委、5个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5个日间照护服务中心和3个综合为老服务站点。长征镇老龄化程度较明显,经保守估计,MCI(轻度认知障碍,正常和痴呆之间的阶段)的风险患者将超过4900人。
长征特色项目,老兵的微笑日托所
“老兵的微笑日托所”自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共计上门慰问入托老人469户,日常电话联络和沟通共计1500通,定期回访691户,排摸超过500名60岁以上退役军人,有效进行脑健康筛查并建立健康档案360人,其中主观认知障碍人群215人,认知功能损害高风险人群110人。
三期老兵组建了一支“兵帮兵 老兵自治”的联谊群队伍,自发组织聚会和开展各类兴趣类活动。
为提高特殊家庭老人的健康素养,守护老年人身体健康,今年六月开始,联合举办多维度元素活动,共同打造“关爱特殊家庭 共建和谐暖心家园”。
通过梅川党群服务中心这条纽带,把辖区的资源整合起来,齐心协力落实开展社区联动。
和长征派出所每月召开形式多样的“警情通报会”,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报警情、汇报工作、征求意见,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与周边居委共建友好协作,打造友好社区大家庭,其乐融融。举办公益集市周,通过图书漂流、以物易物、便民服务,让公益成为居民一种生活新方式。
初心守护人,不一样的科普和筛查
坚持做初心守护人,通过多元化形式,开展不一样的认知症科普活动。结合市民政局开发的老年认知障碍风险测评系统,已完成筛查6078人。同时开展社区排摸工作,已排摸418人次。
排摸小组成员来自各大高校社工及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生,深度了解长者需求,根据患病程度实施居家干预和家庭支持等分级服务。
“线下活动+线上直播+推文科普”的形式灵活开展。2021年至2023年9月已开展线下科普20场,参与约419人次;线上直播课涵盖居家激活干预和认知症家庭照护能力提升辅导两大主题,累计直播199场,观看量达16917人次;科普推文以健康生活方式和认知症风险预防为主题,发布45篇。
2021年至2023年9月共计开展家属互助会活动17场,线下+线上的双重活动形式多样。围绕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建立与长辈之间的信任,构建幸福和谐的关系。手工制作、烘培、多巴胺运动激活、非遗剪纸、观看主题电影等多种形式开展,帮助家属间更好地学习和沟通,为长辈减轻压力、增强自尊、提升幸福感。
为认知症患者守护“记忆之门”。2021年至2023年9月,已对78户认知症家庭开展个案支持服务。社工定期拜访235户,电话500通,深入了解认知症长者及照护家属的生活情况和需求,上门慰问,急之所需,解之所困。
志愿者队伍逐渐扩大,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乐人",同时也"乐己"。
感召更多的青年投身志愿服务的实践。2021年至2023年9月,已招募志愿者350人,核心成员88人。开展志愿者培训15课时,参与128人次,培训内容包括筛查评估、社区排摸、家庭个案支持、企业科普、小小志愿者等。
为了积极响应和尽快实现全社会支持并爱护认知症患者,打造“认知症友好社区”,如今不少社会组织正在致力于这项事业。
倡导友好机构投身社区和谐共建,在提高认知症患者生活品质、减轻认知症家庭照护压力等方面作出其积极贡献。30多家单位结成友好互助关系,打造多样化多渠道的服务网络,构建政府引领、多方共建的社区友好支持网络。
三年来,长征镇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项目按照“一体、两翼、三步走”的工作方法,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嵌入梅川、怒江片区设立激活干预及家庭支持中心,为认知症老人打造乐享社区,解决认知症居家照料难等痛点问题,构建认知障碍科普预防、评估筛查、早期干预和照料支持的全流程闭环服务模式。
解救“困在时间里的老人” ,长征镇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让更多长者及家庭受益。通过让长者在社区安享晚年,用爱心传承文明、用真情奉献社会、用行动实现诺言,最终实现“社区有爱,认知无碍”友好社区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