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闵行区江川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交大-江川”学区成立五周年汇报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在现场,上海交通大学与江川路街道达成了新时期深度合作的意向,推出四大合作项目,进一步引领江川教育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交大——江川”学区是闵行区唯一以高校领衔命名的学区。几年来,这一学区形成了“交大引领,个性发展,江川沃土,共同成长”的集群优质发展态势。
今天发布的合作项目中,两个项目聚焦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分别为“交大场馆基地活动综合育人项目”和“大中小学校思政一体化建设项目”,另两个项目则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个体幸福感为目标,分别是“‘双新’背景下教师素养赋能项目”和“高品质学区教师幸福感提升项目”。
这四个项目的正式落地,将为“交大-江川”学区师生带来更多维度的发展和更深层次的成长。
今年3月,《闵行区关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出炉,为新时期闵行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街镇如何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进一步完善教育环境?今天发布的《江川路街道教育高质量发展方案》,也为昔日“老闵行地区”的教育发展描绘了新蓝图。
活动中,学区不仅特聘了一批教育、体育、科技、艺术、劳动等各领域专家,成立了“智汇江川”教育高质量发展专家顾问团,还发布了“江川教育资源地图”,努力打造五育并举、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共同推进江川教育高质量发展。
强教必先强师。为了促进学区干部教师专业发展、素质提升,学区今年还新增了三个名师工作室,分别为刘辉跨学科教育名师工作室、戴传琳语文工作室以及鹤庆幼儿园幼儿自主性发展研究工作室。三个工作室今天正式获得授牌。至此,“交大-江川”学区已成立11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
同时,学区今年还评选出了90名优秀教师,授予“香樟园丁奖”及 “香樟树人奖”称号,并在大会上为获奖代表颁奖,进一步激发江川教育队伍的活力。
当天的活动在交大实小与江川路小学联袂演出的民乐合奏中拉开序幕。活动中,景谷二幼带来的《绚烂》节目,让人们感受到孩子们色彩斑斓的快乐学校生活。王叶婷特级校长工作室带来的汇报演出《大零号湾里的小工作室》,则真实呈现了学员们两年多来工作室学习的高分答卷。闵行三中与闵行四中学生共同带来的棒垒球、曲棍球等体育运动表演,更是展现了江川学子的蓬勃生机和对体育运动的无限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