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实物交割的氧化铝期货已挂牌,“浦东(世博)铜升贴水价格”正研发……
2023年9月22日,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10周年之际,澎湃新闻记者从世博地区大宗商品国际贸易生态集成区高质量发展大会获悉,上海世博地区加大布局大宗生态体系,使更多的“上海指数”“上海价格”成为世界市场的晴雨表。
9月22日,世博地区大宗商品国际贸易生态集成区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世博管理局 供图
一份成绩单
一年前,2022年7月7日,世博地区大宗商品国际贸易生态集成区揭牌,同时发布了一揽子支持措施。目前,世博地区拥有近200家大宗商品贸易类企业,涵盖有色金属、铁矿石、原油、煤炭、农产品等多个领域。
2022年1-12月,世博地区大宗商品企业实现限上商品销售额达到5636亿元,其中包括1家千亿级龙头企业和8家百亿级企业。截至7月,今年已实现限上商品销售额3500亿元,同比增长5%,金属材料类销售额为2700亿元,同比增长11%。世博地区已经成为大宗商品贸易的重要枢纽,为浦东新区的大宗商品销售贡献了近20%的份额。
“头回客”慕名而来,“回头客”争相加码。
世博成了大宗商品“重量级”企业的首选之地,山西大宗商品交易集团省外子公司和第二总部将落户于此;“老朋友”中建材追加投入,已设立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预计将成为下一个百亿级的大宗商品贸易平台。
9月22日大会上,上海浦东国际商会大宗商品专委会揭牌成立。浙江铝拓科技有限公司、新天山水泥等企业项目落地签约,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上海有色网金属交易中心、海通证券上海分公司、中信期货有限公司等重量级单位与世博管理局达成战略合作。
政策加码
世博地区的制度创新也备受瞩目。
“一年来,我们围绕‘集聚区’建设,全面落实上海市、浦东新区制定的各类促进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世博地区大宗商品企业财政扶持兑现率达到100%。”世博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施引华介绍道。
发展大会上,浦东新区商务委发布了《浦东新区推进大宗商品贸易稳增长促创新的实施方案》。培育主体发展方面,浦东将进一步推动企业规模增长,鼓励大宗商品贸易企业扩大销售规模;提升贸易主体能级,推动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发展成为总部型企业、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等;强化外部招商引流,引进和培育一批国际化高能级大宗商品贸易主体;并将推进市级创新生态集成区创建。
此外,在强化制度创新方面,浦东将鼓励期现联动发展,加快仓单登记中心建设,提升交易平台功能,发展大宗商品离岸贸易。
政策加码下,“扎根世博,走向全市,面向全球”的大宗商品国际贸易体系正在此逐步成型。
2023年6月19日,中铝国贸携全球首个实物交割的氧化铝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实现首单成交,“中国价格”的国际影响力再获提升。
施引华表示,世博管理局正与中铜国贸及其他集成区企业、上海有色网、有色网交易中心等合作研发“浦东(世博)铜升贴水价格”,待正式发布后,将进一步完善大宗生态体系,使更多的“上海指数”“上海价格”成为世界市场的晴雨表。